2022-08-05
马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如今马姓人口遍布全国,这跟当时历史的迁徙有关之外,和多源流起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被奉为正统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奢这一支,而赵奢正是马姓始祖。战国时期名将赵奢为何会成为马姓始祖呢?历史资料加载:“嬴姓,伯益之后,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氏焉。赵奢兴,赵灭,徙咸阳,望出扶风。”在舜帝时期,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赏为嬴姓。伯益的后代建立了赵国,赵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位能文能武,有大将之风的人物,名叫赵奢。赵奢在一场斗争中获得胜利,赵国的君主赵惠文王将马服一地分封给他,被称为马服君。其子孙后代也以“马服”为姓氏,后来经过简化,省去了“服”字,改为单姓“马”。这支马氏后代迁到当时的扶风定居,扶风也就称为了马姓的起源地,主要郡望是扶风郡。马姓起源也与官职有关,有官职叫做马质,负责马匹的征收和检验;马瘦人是负责给马匹饲养和训练的;巫马,负责给马匹治病。古代有从事这......
最后一次出征时,马援已经64岁了。汉光武帝刘秀念其年老,本来不同意他的请战。但马援一再请求,说:“臣尚能披甲上马。”刘秀让他上马一试,只见马援据鞍顾盼,威风不减当年。刘秀笑道,老将军真是精神矍铄!这是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东汉开国名将马援,最终在征讨武陵蛮的路上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夙愿。扶风马氏,这个文武全才的传奇家族,凭借马援一生戎马,在汉代名扬天下,也成为后世马姓中名声最响亮的一支。▲伏波将军马援画像01.刺杀汉武帝扶风马氏一族,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是个牛人。他一生的高光时刻,一是在任田部吏时秉公执法,因为平原君家没有依法交税,处死了他九个家臣,由此得到平原君的赏识,被推荐给赵王。另一次,是在阏与之战中,指挥赵军击败了如狼似虎的秦军。之后,赵奢因军功被封为马服君,封地位于今邯郸西北。他有个儿子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将白起,导致四十万士卒被坑杀,自己战死沙场,赵国元气大......
暨阳街道马村市(街)全景马村,位于暨阳街道南部,相传“自荣公徙居,始有马村”,“荣公生于宋朝末年”(《重修宗谱序》),如此算来,马村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登上背靠的县龙山向下俯视,起起伏伏的小山岗宛如微微侧躺的美女,她头枕县龙山山脚,足涤浦阳江,古人称之为美女山。荣公后人都围绕在美女山的四周繁衍生息。有山有水,朝南向阳,如此自居之地自然也是人之所向。从马村一些地名遗存来看,此处原来曾为多姓杂处,如施家山、孙家山、杨家山、傅家等,而现在除存石姓外,几乎成了马姓一统十里范围的聚居地,我市的马氏宗谱董事会就设立在马村。那么马姓是怎么起源的呢?在马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战国八大名将之一——赵奢将军因一场战役战败撤退,路遇敌军,敌军问其姓名,就在此时,赵将军的马惊啼一声,赵奢灵机一动,告诉敌人他姓“马”,才得以逃过一劫。其子孙从此以马为姓。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据历史记载,马氏的祖先姓“赵”确有依......
杞县古有蔡邕,宋庠、宋祁,韩亿等家族。明清时期,杞县名门望族,有“马孟侯,边赵刘”之说。今天只讲与现代关系比较密切的世家大族。马氏马氏有马呈德、马欣、马其昌、马体乾和马象观五名进士。马欣(生卒年不详)字欣公,杞县人,少孤,事母以孝闻。清顺治三年进士,任淮安府推官,以事下迁大名府经历。天资敏妙,善画山水、花卉,提笔即象物。所作红梅,古气浑朴,有八大山人风骨。著有《客谱》。马其昌,中顺治三年进士,继子马体乾,中康熙二十四年进士,马其昌、马体乾父子死后均葬于圉镇镇后刘伶岗村西岗上。马体乾子马纶锡,孙马光炳均为名士。马象观,马呈彩子,中康熙三十六年进士。马晸为马呈彩孙,中过乡试副榜。《杞县马氏族谱》明崇祯十三年创修,清末马宗孔、马毓昌等续修,今存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河南杞县马氏木刻本。...
马氏宗親2020迎春年会,弘扬伏波文化 传承马援精神 洛阳市马援文化研究会暨马氏宗親2020迎春年会在洛阳...
马姓最早的家规家训,在马姓家族的发展历史中,有一封特殊的书信,可以称作是马姓最早的家规家训。在后世几...
给大家介绍介绍咱天津卫的马氏名人,这周让我们给大家介绍介绍咱天津卫的马氏名人。这第一位,就不得不提已故相声泰斗马三...
《马氏日记》告诉我们故宫牌匾上“门”字为何不带钩,明书画家马愈《马氏日记》:“宋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钩…故招火灾…...
泰始元年(265)十二月十一日,司马炎设坛南郊,燔柴告天,逼迫魏帝曹奂退位,自称皇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逼迫曹奂退位后,封其为陈留王,改魏为晋,史称西晋,改元泰始,建都洛阳。称帝后,司马炎分封宗室二十七王,把司马氏宗室都分封为王。司马炎泰始分封,基本上承后汉之旧制,君国而不君民。王国地不过一郡,王国的相由朝廷任命,与太守无异。国中长吏由诸王自选,财政不能自己擅作主张。泰始二年(266)十二月,因屯田制难以继续,晋武帝司马炎再次下诏正式废除民屯。司马炎罢农官以及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严禁私募佃客,在客观上起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泰始四年(268)正月,贾充主持修订的新律修成,成为后世法律形式蓝本。司马炎还屡次下诏书责成地方官必须致力于省徭务本,并力垦殖;务必使地尽其利,禁止游食商贩,晋泰始四年(268)十一月,司马炎下诏要求王公卿尹及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十二月,颁五条诏......
长沙王司马乂自从消灭齐王冏之后,入掌朝柄,河间王颙与成都王颖则在封地。司马颖依仗功劳骄奢淫逸,嫌司马乂在朝而不能逞其欲,于是谋划设法除掉司马乂。正巧司马乂杀了司马颙的亲信李含,太安二年(303)七月司马颙起兵讨乂,司马颖也响应。八月,颙、颖二王上书对司马乂与羊皇后之父羊玄之专擅朝政为理由起兵。从八月到岁末,司马颖兵逼京师,洛阳城内缺水,司马乂于是下令王公怒婢用手舂米供军。公私穷乏,民众饥饿,米价暴涨,洛阳城形势万分危急,羊玄之忧惧而死。东海王越暗中与左卫将军朱默通谋,串通殿中将士,生擒长沙王乂,幽禁在金塘城(今河南洛阳东北),逼惠帝下诏免除司马乂的一切职务,改元永安;又与张方密谋,张方在永安元年(304)正月二十七日派3000名士兵到金墉城再捉长沙王,剥其衣服,用铁链捆于石柱,四周用通红炭火炙烤致死。司马乂死时年仅28岁。于是,司马颖进入洛阳,担任丞相之职,并任命司马越为尚书令。司马彪治史......
永嘉元年(307)七月,朝廷命镇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的琅琊王司马睿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又命王衍弟王澄为荆州都督,族弟五敦为扬州刺史。建兴四年(316)十一月,愍帝出降刘聪,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三月,晋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邺,琅琊王的僚属纷纷上表劝司马睿即皇帝位。十日,司马睿于建邺即位称帝,这就是晋元帝。东晋王朝正式建立。建邺为了避愍帝司马邺的讳,改称建康。司马睿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大兴。文武百官都官升二级。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士族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司马睿能在江南重建和中兴晋室,北方士族王导、王敦等琅琊王氏起了很大作用。王导(276~339)更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当时被称为“江左管夷吾”。永嘉(307~313)之乱后,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在江左建立的东晋政权不仅是门阀专政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汉民族利益的某些特征,所以“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裕固族的传统农祀活动,流行于甘肃肃南一带,一般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一日以后的几天内择日举行。裕固族人非常爱护牲畜,当小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举行隆重的第一次剪鬃仪式。为期一两天。届时主人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有有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塔表示中心与四面八方;食品做塔的材料可象征富足。同时准备一把锋利的剪刀,剪刀把上系条吉祥的白色哈达。剪鬃仪式开始,家人牵来马驹,主人邀请客人中有经验的牧人执剪,客人互相推荐,自己再三谦让。最后,由一位公认的既善剪鬃又会歌舞的人开剪。他(她)一边剪马鬃,一边唱剪鬃歌。剪下的头一绺鬃毛,由他(她)亲自送进帐篷,敬献给“毛神,”,祈求“毛神”保佑。献毕出帐继续剪,但得留一部分让其他客人剪。给主人家所有的满周岁马驹剪完后,大家进帐篷入席宴饮。酒歌对答,十分欢洽。主人尽量使客人多吃多喝......
赵之马服君者,吾马氏之祖也!讳奢,奢,大者,乃大人意也。父曰赵武灵王,母曰韩夫人。子长括,次牧。为敬吾祖,吾广览史料查其迹,恭修祖传。武灵王五年(前322),王年十九,娶韩宣惠王公主为夫人。七年(前320)生章,母以子贵,且为嫡子,立为太子。约十年(前317),复生奢,奢即后之马服君也。十六年(前311),王游大陵。梦姝鼓而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翌日,王饮酒乐,数与侍言,以求淑姝。吴广(非陈胜吴广的吴广)闻之,以献其女,名孟瑶,呼吴娃,甚宠于王,终立为后,是为惠后。远夫人,殃太子。子以母贵,何(十八年,前309年生)代章位。廿七年(前298年),王五月戊申传国立何。何,赵惠文王,立,年十一。惠王(主父)三年(前296年),后薨,见章跪何。主父悔且怜之,欲裂赵而王二子:赵北新地代郡者,王章,号代;赵南故土者,号赵,王何。议,股肱非之。章师田不礼,宋人也。宋康......
一、姓氏渊源马氏姓源有五:(一)源自赵姓。战国时,赵惠文王的王子赵奢,为赵大将,公元前270年,秦国举兵攻阏与(山西和顺),赵奢奉命救援,大破秦军。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马服君。后其孙赵兴为纪念赵奢的功绩,便以“马”为氏,赵奢为马氏始祖,起源地在河北邯郸,史称马氏正宗。(二)春秋时,楚国官吏巫马,巫马属于以职官称谓,其子孙以先祖职官称谓为巫马氏。后改为单姓马氏、巫氏。(三)周代至秦、汉时期,官吏司马,是以职官称谓为氏,后其子孙亦称司马氏,后改为单姓马氏。(四)回族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译音,以及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马与穆谐音,将人名的首音“穆”译为“马”,而称氏。(五)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去中间佳字改为马氏。以上各个源流,世代相传,已融为一体,共享共荣。二、迁徙史略马氏起源于河北邯郸,自秦统一六国后,赵奢孙子马兴,举家迁居陕西咸阳。后马兴之玄孙马通,再迁往扶风郡茂陵。在扶风的马氏家族......
陕西神木、秦川、山西罗峪口马氏一支字辈:“茂兆世学子惠明义福照光荣”。陕西陕南马氏一支字辈:“文成登元良玉启英进昌忠孝全富贵永远正朝堂”。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金文玉丕振图志川建邦”。陕西扶风马氏一支字辈:“承斯龙天子单铭德步廷腾世学文正国兴邦永绍汉应汝先君定登云”。陕西马德昭后裔马氏一支字辈:“乾德秉天勋泽永传”。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有,金,战,登,如,会,凤,鸣,祖,贤,高。云南华宁回族马氏一支字辈:“文春安甲家有本元国中远正四德维新”。云南昭通马氏一支字辈:“福寿永远康忠孝传家信诗书衍泽长”。云南鲁甸回族马氏一支字辈:“贤正义之春荣阳龙明兴(德)毓林广西成刚永长洪真”。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明才贤永关”。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恩清家普昌礼义”。云南东川马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明自安,贤得福利少,子孝父恩宽。资料已毁,口传祖籍,南京应天府高石砍柳树湾。山东济宁马氏一支字辈:“兴骏......
1990属马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大呢?以及两个90年属马结婚好吗等相关属马的结婚问题,一起去下面找寻你想要的答案吧。 1990属马最佳结婚年龄是多大呢?以及两个90年属马结婚好吗等相关...
海外华人中秋习俗、马来西中秋习俗、菲律宾中秋节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近日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
何去非对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都给予分析,不与诸葛亮正面对战并非胆怯,而是高明的耗敌军之策:“仲达提秦、雍之劲卒,以不应而老其师者,岂徒然哉!将求全于一胜也。然而,孔明既死,蜀师引还,而仲达不穷追之者,盖不虞孔明之死,其士尚饱,而军未有变,蜀道阻而易伏,疑其伪退以诱我也。向使孔明之不死,而弊于相持,则仲达之志得矣。或者谓仲达之权诡,不足以当孔明之节制,此腐儒守经之谈,不足为晓机者道也”。评其“制其兵,出奇应变,奄忽若神,无往不殄,虽曹公有所不逮焉”。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乃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
一、画虎类犬源于《后汉书•马援传》。东汉马援为国带兵打仗,屡建奇功,光武帝刘秀封他为伏波将军。他不仅治兵严谨,打仗有方,还非常重视自己家族中子弟的教育,以免他们走上邪道。有一天,他听说侄儿马严和马敦结交侠客,认为这样下去会耽误学业,就写信劝告他们说:“希望你们听到别人说坏话,就要像听见自己父亲的名字一样,尽管别人在叫,但自己不能跟着去叫。龙伯高这个人厚重谨慎,谦逊廉俭,为人正派,是我最敬重的,我希望你们学习他。杜季良豪侠行义,能为人解忧,也是我敬重的人之一,但我不希望你们学习他,因为你们很难学到。学龙伯高不成功,还不失为一个谨慎忠厚的人,这就是‘刻鹄不成尚类鹜’,如果学杜季良不成,就会成为轻薄之徒,那就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狗’。”因为“狗”也称作“犬”。后来,人们把“画虎不成反类狗”写成画虎类犬,用来比喻学习技能而学得不像的人。二、聚米为山刘秀平定了东方,解除了后顾之忧,即准备谋取陇、蜀。为......
1、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为大姓,且在汉族人口中也属前列之姓。据有关资料统计,马姓在全国回族中属十三大姓之一,在汉族人口中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2、马姓多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所出名人较多,遍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3、各支马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河北青县马姓一支字行为:“有志名克立,维汝受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虞东干渡马姓祖制排行字行为:“观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风,惟思豪杰士,冀冠圣贤中,经济治君国,诗书善厥躬,鹏飞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训,家传尚质衷,登瀛怀睿智,显达式英雄,宜法攀龙嗣,求多起凤冲,宽和端本道,庄敬令闻崇,恩泽深先代,荣封勉尔忠,品量钦景哲,光耀望元通。”...
“珍馐献祭拜先祖,马服封君显瑞光。”...
湖南(宁乡)沩宁马氏一支字辈:,老班次(1571年):成添国章,盛烈亿扬,万宗朝乾,世代荣昌,祖德光耀。成龙、成虎两房合议新增班次:忠孝传家训,诗书贻泽长,象贤崇典礼,敦本振纲常。1999年成龙、成虎二房又合议再增班次:仁义怀先哲,友爱古今香,博学开钧宇,鸿武胜汉唐。...
车陂马氏祖先马悦为浙江临安人,为南宋时期的官宦世族,当时与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政见不同,请旨离开京城,被皇帝任命为新会知县,马悦遂携家人迁入广东新会,后再迁番禺。到了南宋时十二世祖马胜护从番禺植村迁居车陂定居。此后开枝散叶至今已经18代。(古愚)马氏宗祠,位于车陂双社西南。祠堂三厅两廊两天井,门匾上刻“古愚马公祠”。据《车陂村志》记载,祠堂兴建年代不详;约在130年前因村间械斗被古炮打烂,毁坏后无法修复,只剩下后厅一片瓦面遮着先祖神位。980年左右,原祠堂大部分地基批给社员兴建住宅。后来,重修重阳厅,用于存放划龙舟器具,现归车陂第六经济社管理。...
马氏忠烈祠堂位于旧县城南门内东侧(今南门街路东),始建于明崇祯十年(1639)春,落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系明崇祯皇帝为赠兵部尚书马从聘敕建。该祠堂坐北朝南,硬山顶起脊瓦房,石基砖墙,朱木栋梁,雕花门窗,中供介愍神主;东庑(烈女祠)三楹也为砖木瓦房,较正堂稍矮为介愍公长儿媳赦造。马家忠烈祠堂规模宏大,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今东庑已毁,仅存滴水厅及正堂,曾被城内小学占用。马氏祠堂为家祠惯有之二进相连式建筑风格,第一进高6米,第二进高8米,第一进和第二进之间隔三尺过道。在主次间柱子中间各有斗拱一朵(一斗二升),斗无弧线,昂头呈龙头龙嘴形状,嘴中含一活动木珠;主间次间栏额上分别有线雕狮子滚绣球和二龙戏珠图案;主间两柱底有石柱,础高20厘米,无侧角升起和劵刹柱头上出蚂蚱头;山墙码头有水莲和麒麟砖雕,设计别开生面,造型十分精巧。...
...
咸宁元年(275)十二月,在兵屯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晋武帝诏令以官奴婢代田兵种稻。晋泰始年间,大部分民屯都已经取消,但一直实行下来的兵屯却仍然保持下来。实行兵屯,一方面可以减轻国家对军队的负担,同时也可让军队在和平时期不丧失应有的活力和朝气。西晋朝廷规定屯田兵用官牛者,收获物按8:2分成,即政府占八,士兵占二;用私人牛者,收获物按7:3分成,即政府占七,士兵占三。这样的比例比曹魏兵屯六四分或对半分,政府的剥削量提高了许多,屯田兵面对这样的境况,生产积极性肯定受到严重的挫伤。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晋武帝司马炎下诏;“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50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这种在兵屯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将官奴婢组织起来代兵屯田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兵屯改变为民屯,虽然说这样做仍然是实行屯田法,但用官奴婢代田兵种稻,身份有所改变,对稳定军心,对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的。...
Copyright 2023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